行业聚焦/沃观点 | 灵活用工或成未来新趋势

沃观点 | 灵活用工或成未来新趋势

2020年06月18日沃克,灵活用工

2020上半年已经步入尾声阶段,席卷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带来的阴影还未完全消散。

 

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如何解决疫情后的招工难、用工难问题是一场关乎生死的考验。而持续支出高昂的人力、用地费用,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用工效率难以提升,现金流承压,则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面临的难题。

 

疫情期间,“共享员工”成为潮流。盒马鲜生、京东、联想集团等企业都分别推出了“共享员工”模式。让暂时劳动力过剩的传统餐饮业的员工来劳动力暂时紧缺的电商零售平台工作,劳动共享解决餐饮、电商和员工三方燃眉之急。

 

在复工复产阶段,不同企业间的短期人员借调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既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又解决了人才闲置问题。

 

大环境趋势下,按需招聘、按需用工、依靠社会化供给的方式将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在未来成为一种主流的用工形态。

 

目前,国内人力资源市场的主要组成是全职雇佣市场,且大多成熟的用工平台都集中在此。但是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另一个更为庞大的用工市场:灵活用工。

 

灵活用工市场的崛起的根本原因是新型劳动关系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灵活用工早已成为用工市场的重要补充形式。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2016年发布的《独立工作:选择、必要性和零工经济》数据显示,欧美地区有高达1.62亿人(占总工龄人口的20%~30%)或多或少从事某种形式的独立工作,“零工经济”渗透率极高。

 

日本许多知名大企业在21世纪初便公布了新的重组计划,大幅裁员。政府为此鼓励人才流动,放宽了人才流动和转职方面的限制。随着“告别终身雇佣”、“兼职新政”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或者在本职工作以外再找一份“第二职业”、“第三职业”。

 

日前,江西一则“城管喊你来摆摊”的新闻一炮而红,拉开了全民摆地摊的序幕,“地摊经济”俨然已成上半年最火的词语。只不过,这一次的地摊潮,参与者从以前的叔叔阿姨辈变成了85后年轻人。

 

除了步入传统职场,几乎在互联网影响下成长的年轻85后,在就业选择上更为多元:自由职业者、微商、淘宝店主、街边摊主、打工旅行背包客、游戏平台主播、自媒体签约博主......他们几乎成为了灵活就业的主力军。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灵活就业,让原本的招聘市场失去了部分流量池,势必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但是,自由的就业方式,促生了新型的劳动关系,推动了灵活用工的发展,让就业市场“活”了起来。

 

盒马等的“共享员工”,其本质上就是通过企业灵活用工、员工灵活就业,实现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

 

在面对当下招聘难、用工难的问题时,若企业仍旧沿用传统使用劳动力的方式,在严控风险与成本的同时,还要支持业务快速成长,近乎是一个两难的艰巨任务。而灵活用工,恰是企业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办法。

 

在灵活用工的模式下,企业可把满足非核心的职能、短期的项目及临时性的需求(如员工招募、入职离职管理、社保公积金缴纳、薪资发放等繁琐事务)外包给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交由服务人员来处理及执行。

 

这样,既能节约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HR工作价值,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也可保证企业在员工转正前有足够的考察期,降低企业的用工风险,有效缓解紧急雇佣带来的风险和压力。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公司拥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具备大规模数据处理的规模效应,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时,借助强大的信息技术和专业的法律背景,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公司能够较好根据政策合理地帮助外包项目进行工时的筹划,合理合规地降低加班费的支出。

 

在灵活用工新形势下,劳动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寻找就业机会,灵活就业,探寻更为广阔的就业市场;企业将非核心岗位外包,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解决临时性、季节性的用人需求,不必再承担更多的管理职责,达成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